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党的治藏方略,提出了关于治边稳藏的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西藏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揭示了西藏治理的重点,这是对民族国家边疆治理的深入思考,对地缘政治理论的新发展。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重要论述的科学引领下,近些年来,西藏改革发展稳定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西藏的成功实践进一步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重要论述是极其正确的,是必须长期坚持并加以贯彻落实的。为帮助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重要论述,了解其在西藏的成功实践和今后的主要努力方向,自治区党委党校副校长孙向军组织校内若干专家学者分别撰写了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重要论述的5部专著,分别为:孙向军的《强基固本、凝神聚气的基础工程——西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和《全面推进依法治藏若干重要问题研究》、李宏的《西藏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万金鹏的《“治边稳藏”重要论述研究》、施俊伟的《传承弘扬“老西藏精神”》。该套丛书选题科学,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理论和学术性强,具备一定的研究深度,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重要论述研究的深化,也是总结提升西藏成功实践经验的开端,为中央和西藏自治区的政策制定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有益的思路。这套丛书既可作为社会各界人士了解西藏工作特点、把握西藏工作规律的研究性读物,也可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通用教材,值得推荐。
《强基固本、凝神聚气的基础工程——西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一书共七章28万余字。著者孙向军围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时代强音,系统阐述了在西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原则并鲜明指出:要进一步深入贯彻党中央的治藏方略,实现西藏的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必须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引领、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础性工程、促进民族团结和睦的长远之策以及实现全面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从而为西藏的发展稳定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该书认为,在西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关键点是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般性内涵与西藏的具体而特殊的实际结合起来。为此该书抓住两个重点。一是西藏是一个藏传佛教有着很大影响力的地区,佛教文化在群众生活中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群众在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上都带有佛教文化的印记。培育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与这些文化和价值方面的实际密切结合起来,特别是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藏传佛教文化中的优秀内容亦可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只有如此,西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富有针对性、发挥实效性。二是西藏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这一核心主流价值观。不管是在解放军进藏建藏时期、民主改革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时期,“老西藏精神”都是西藏发展的巨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品格的生动体现。“老西藏精神”虽名“老” ,实际上历久弥新,在不同时代都会注入新内涵。在西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这一现有的宝贵精神财富显然是题中应有之义。该书着力围绕如何引导、利用和规范好藏传佛教以及如何发扬“老西藏精神”这两个方面做了深入阐述,并提出要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教育传播和培育力度,可谓把握了根本、抓住了关键,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西藏的培育和践行有落脚、有支撑、有骨肉,从而凸显了研究价值。
《“治边稳藏”重要论述研究》一书共4章10万字。著者万金鹏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重要论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中国共产党维护西藏稳定的历程与思考进行系统梳理,解决了维护西藏稳定的多层次、深领域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既有历史的维度也有现实的宽度和广度,解答了维护西藏稳定需要解决的门槛与路径,为最后一部分的对策研究提供了论证的基础与平台。该书首先回顾了治边稳藏重要论述提出的背景。在回顾这一背景时将西藏融入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作为切入点,分析了近现代西藏疆域危机,并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维护西藏稳定的历程,使得在研究“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这一重要论述时既有历史的基础,又有现实的关照。其次,将稳定理论及其分析框架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并提出了治边稳藏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在这一起点上,着重构建了稳定的基本内涵、稳定问题的凸显、稳定问题研究的现状等几个方面分析稳定这一概念的理论范畴;在上述问题研究的基础之上,深入探讨了西藏稳定问题的异质性,认真挖掘了西藏稳定问题的来源和历史根源。再次,着眼于治边稳藏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指出这一论述是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对历史现实的正确把握而提出的,是对党在西藏工作的再认识与再凝结。该书在研究理念上始终坚持逻辑与历史的深度统一、坚持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在静态的理论推演和动态的现实分析中实现对“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这一重要论述的深度把握,将学界关于稳定的理论进行了横向的梳理和纵向的剖析,将各种分析稳定问题的框架运用于一体,综合使用演绎和推理的方式,概括和归纳出西藏稳定问题的重要性及特殊性。该书对西藏稳定历史与现实的基本分析在方法上主要使用了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在学界开拓性地把研究已十分深入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与中国民族关系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剖析,最终对更好地理解西藏的民族关系产生启示作用。最后,该书综合运用了政治学、管理学、战略学的知识背景和分析框架,分别探讨了如何从政治上确保西藏稳定,如何实现西藏各级政府管理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最终怎样通过建设和谐西藏来实现国家治边稳藏的目标,对如何确保西藏长治久安这一话题做出解答,无论从方法上、论证的结构上以及结论上,都能够起到比较好的理论总结与指导实践的作用。
《传承弘扬“老西藏精神”》一书共六章25万余字。著者施俊伟运用精简质朴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丰富详实的史料,对一代代“老西藏” 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的 “老西藏精神”进行深入论述,使“老西藏”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老西藏精神”的深刻厚重充分彰显,担负起让独具特色的“老西藏精神”放射出时代光芒的党校学人责任。史、论、策三结合的写作风格,使著作既有历史的厚度,也有理论的深度,更有实践的温度,是“老西藏精神”研究作品中较为全面系统的著作,值得西藏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理论工作者细细研读,汲取精神力量。这部专著的特点,是为“老西藏精神”建构了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第一章深入论述了具有西藏特色的“老西藏精神”的提出,以及其在中国精神系列中的价值和地位。第二章系统梳理了“老西藏精神”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老西藏精神”形成、发展、升华和光大进行了界定和分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范本。第三章科学界定了“老西藏精神”,提出对“老西藏精神”既不能无限扩大,也不能作狭隘、片面理解的观点,并用“长期建藏,边疆为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模范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遵守党的纪律;‘五个特别’”五句话概括“老西藏精神”的科学内涵,超越了“老西藏精神”就是“五个特别”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开创性。第四章全面总结了“老西藏精神”的历史地位,对“老西藏”这个群体进行了充分肯定。第五章深刻阐释了“老西藏精神”的时代价值,向读者讲清楚当前为什么要传承弘扬“老西藏精神”,有何现实意义,让读者深刻认识传承弘扬“老西藏精神”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第六章精准提出了从六个方面传承弘扬“老西藏精神”,结合实际指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路径。从整体上看,该书建构了“老西藏精神”的系统框架,弥补了“老西藏精神”研究中纪实有余理论不足、零碎等问题,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算得上一部存史、资政、育人的精品力作。
《西藏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一书共五章31万余字。著者李宏立足国内外发展变化之大势,立足文化的本质特性与文化发展规律,坚持先进文化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标尺,探析西藏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确立推进西藏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战略思维、战略方针、战略措施,从理论上、思想上、宏观架构与方法路径上为进一步推动西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认识基础和思考导向。从内容排布上看,该书阐述了文化发展战略相关理论,分析了文化发展战略的实践价值,梳理了西藏文化建设历程、现状并重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研究了西藏文化建设与发展稳定的关系、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关系及西藏文化发展战略的内容体系,提出了西藏“文化强区”战略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衡量标准。该书指出,文化对西藏发展稳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西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是建设“国家安全屏障”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西藏走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然而,西藏发展与稳定深层次的动力是文化,深层次的阻力也是文化。西藏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但是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低、生产力水平落后、消费水平低、宗教文化影响深刻且广泛、融入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难度大成本高,还要面对西藏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复杂而艰巨。因此,深刻认识西藏文化发展规律,不断探索文化发展的战略架构和战略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文化强区”战略的实施,对于推进西藏健康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增强意识形态意义上文化发展的主动权,在确保文化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关于文化发展战略的能力建设,对西藏文化发展的目标、发展现状和环境评估、实施路径探讨、支持系统分析,尽快确定以文化事业为重、“两业并举”的西藏特点的文化发展模式,找到切合西藏实际的文化发展战略,承担起实现西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使命。值得一提的是,该书鲜明指出,虽然传统性是西藏文化的根基,但现代性是西藏文化发展的唯一出路,这对今后西藏文化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向具有指导性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藏若干重要问题研究》一书共八章16万字。著者孙向军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的系列重要论述,以依法治藏为主题,从理论上、学术上对全面推进依法治藏与党中央治藏方略、依法治藏与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藏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藏与贯彻宪法精神、培育法律信仰和法治文化、依法治藏与以德治藏、领导干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藏中的关键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该书指出,依法治藏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西藏工作的战略重点和基本遵循。实现西藏的长治久安,根本的是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和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藏,用法治为西藏构建起长治久安的牢固保障。针对西藏工作的实际,该书强调: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藏结合起来,用法治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保障,以法治方式、法治思维推进全面改革,用法治提升西藏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依法管理民族事务,重点在于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法治轨道上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不能搞选择性执法。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避免纯行政管理模式,重点在于树立宗教工作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框架和准绳调整和规范宗教关系、管理宗教活动、管理寺庙和僧尼。要培育法律信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重点在于树立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法律权威意识和至上观念,培育权力责任观念、权利义务观念、程序正义观念、规则意识和观念,增进人们对法律的认同、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坚持公正司法,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要坚持依法治藏与以德治藏相结合,强化德治对法治的支撑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藏传佛教促进法治的积极作用。该书还强调要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充分认识自身在依法治藏过程中的关键职责和示范效应,努力提升法治素养,带头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依法用权,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总的说来,该书是把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以依法治藏为切入点,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重要论述进行研究的学术专著,内容全面、结构完整、观点鲜明、逻辑性强,与西藏工作实际结合紧密。它不仅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党校科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