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第三次专题学习研讨会个人发言稿
总务处处长 索多
(2015年10月23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作为党员干部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的“三严三实”,已经成为继“八项规定”以后我党作风建设的新标杆。党员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就是要改进作风,用好手中的“权力”。
一、严以用权的适用范围
严以用权,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将自己放在与群众平等的位置,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做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与支持。这是领导干部必须做到的要求,但在现实生活中,常会听人讲“我也不是官我也没有权,没有必要束缚自己”。这样的话,我也有这样思想,但仔细一想,官不是权的代名词,权亦不是官的专属称谓。有权的不一定都是官,简单的举个例子:党校教师是官吗?不是,但他们很有权,在课堂上所有学员必须服从教师安排;幼儿园阿姨是官吗?不是,但她们很有权,所有孩子都得听她们的;普通工作人员、服务员、驾驶员是官吗?不是,但他们面对服务对象的时候,他们又都很有权;一个人也许在单位很普通,但在家里由于老婆、孩子得听他的,他就有权了。由此,我想习近平总书记“严以用权”的要求适用于现实中的所有人。
二、从领导干部层面把握严以用权
严以用权从党员领导干部的层面讲,义不容辞必须践行。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利是人民给的,它不是你身份的摆设,而是你真正服务于群众的多与少,接近群众的多与少。而现在的现象是职位越高,老百姓见的难度就越大,长此以往就成了老百姓心中可望不可及的摆设和眼中的空中楼阁。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不论我们职位多高,老百姓永远都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时刻躬下腰来,接地气,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把老百姓的事捧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才称得上真正为老百姓办事的好官。
三、从工作人员层面把握严以用权
严以用权从普通工作员人的层面讲,亦应义不容辞必须践行。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来说,不论你是否是党员干部,单位给了你一摊工作,就给了你一个平台一份责任,这个平台直接面对着你所服务的对象,这份责任直接反映着你服务的好与坏。作为后勤服务窗口部门来讲,直接取于每名迎接学员、客人、教职工的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关乎的不单单是他个人的形象题目,更关乎着整个党校的荣辱走向。
过往曾到一个银行办事,遇该银行一位职员对一储户的需求非常不耐烦,结果储户立即将公司上百万元的资金转移到其它银行。结果,银行失去了一个大客户,这名职员必将也要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代价。再比如,前一段电视、报纸和网络暴光的某些幼儿园私下给进园孩子服药一事。所酿成的影响更是触目惊心。严以用权对普通工作人员来说,亦真的不是儿戏,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更是如此。
四、从个人家庭层面把握严以用权
严以用权从个人家庭的层面讲,更是义不容辞必须践行。现今家庭中比较流行的就是妻管炎,可妻官炎的最大弊端,就把丈夫推到了出错的风口浪尖。试想,你管得他口袋总是一清二白,可做为一位男人他总得有应酬有交往吧。怎样办?一来二往,天长日久,小金库不可能不产生。可一旦小金库产生了,不露是好手。但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总会有露的那一天。露了怎样办?有的人会怒不可遏,大打出手;有的人会静坐宁思,反躬自问;而真实的智者,会从此留有空间,多一份包容与理解,把家中的独权变成两人的同享,其结果自然是家和万事兴。教育孩子也是一样,不能父母一个往东一个往西,让孩子莫衷一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父母是他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一言一行,为此父母更应慎言慎行,不要随意行使家长的权利,给孩子以包容,率先垂范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学会执著永不言弃,学会感恩知恩图报,学会研究勤学不倦。作为领导干部,也不要随意行使领导权利,应该把员工当成家人,率先垂范潜移默化中引导员工,学会感恩知恩图报。这样我们的家长权和领导权才是最好的掌控。